2022下半年四川省考笔试时间为11月27日,本次四川公务员共有20.5万人报考,为使得各位考生顺利参考,四川华图帮大家整理了省考【五星小学】考场相关信息,让各位考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考场周边交通、住宿、吃饭、停车、天气、考场座位图等相关情况。更多关于省考笔试、准考证、疫情防控、考前冲刺、考后估分等阅读下文并关注四川华图教育。
市州 | 区县 | 考点名称 | 详细地址 |
内江市 | 东兴区 | 内江一中 |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东桐路936号 |
内江市 | 东兴区 | 内江三中 | 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大道中段66号 |
内江市 | 东兴区 | 桐梓坝小学 |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兴隆路西段410号 |
内江市 | 东兴区 | 五星小学 |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玉峰路888号 |
内江市 | 东兴区 | 东兴区实验小学 | 内江市东兴区光华大道南 |
内江市 | 市中区 | 内江十小 |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新华路318号 |
内江市 | 经开区 | 内江高级技工学校 | 内江市经开区汉渝大道1333号 |
一、考试期间疫情防控要求
1、请广大考生务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,通过微信小程序“四川天府健康通”申领本人防疫健康码,并于考前8天开展健康排查,持续关注健康码状态。
2、考生赴考时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,做好手部卫生。
3、所有考生须持本人首场考试前3天3检(每天1检,3次采样均须在川内有资质的检测服务机构进行)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,方可入场参加考试。核酸检测报告时间以采样时间为准,非检测时间或报告打印时间。请考生提前做好采样准备,经查验采样时间、检测结果等不符合规定的考生,不得入场参考。
4、每场考试前,考生应至少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。在考点入场检测处,请考生提前准备好当天本人防疫健康码(绿码)、纸质准考证、有效身份证件以及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(纸质、电子版均可,下同),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入场查验健康码、扫场所码及体温检测准备。
二、四川省考准考证打印
参加四川省考的考生在11月22日至11月25日登录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“人事考试”专栏打印本人准考证(使用A4纸打印,黑白、彩色均可,保证字迹、照片清晰),逾期不打印准考证而影响考试的一切责任由考生自负。同时,在考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,到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。过期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不得作为参加考试证件。无准考证不准进入考场。
三、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
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于10月27日举行,部分岗位需要考专业科目的于11月26日进行,具体考试科目及考试地点见本人准考证。
(一)普通综合类、法院、检察院、监狱、戒毒、司法系统岗位岗位
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。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,其中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%,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%。
笔试科目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,每科卷面满分100分。
笔试成绩=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30%+《申论》成绩×30%+笔试加分。
(二)人民警察岗位
考试分为笔试、心理素质测试、面试和体能测评。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,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60%、面试占总成绩的40%。心理素质测试和体能测评不计算分值,实行合格制。
警务技术职位笔试科目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,各占笔试成绩的50%。
执法勤务职位笔试科目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《申论》和《专业科目》,各占笔试总成绩的40%、30%、30%。
警务技术职位笔试成绩计算方法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30%+《申论》成绩×30%+笔试加分
执法勤务职位笔试成绩计算方法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24%+《申论》成绩×18%+《专业科目》×18%+笔试加分
四、考前看一看
在公务员考试中,时政要闻、热点事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,但其实渗透到了考试的方方面面。时政时事的热点积累有助于我们增加申论素材,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如何形成政府思维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习惯运用官方表述方式,甚至在常识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当年的热点时事的考题,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?其实很简单,不用死记硬背,就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多多积累即可,四川华图每天都会更新全网最新最热的时政要闻,并附有热点解析,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。大家可以Ctrl+D收藏本页供大家学习积累。
6月29日,我国一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工程——乌东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,在建设中,面临诸多世界级的水电难题,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者通过科技创新打造“无缝大坝”,突破考验,最终成就名副其实的“大国重器”,推动了我国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。
7月31日,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。这代表着是要在地球的任意一个地方,都能够被北斗覆盖,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导航、授时与定位等服务。星河灿烂,北斗“追”星,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,正在将科技创新的的“光芒”洒向世界各地。无论是“嫦娥”升天,还是“蛟龙”入海,抑或高铁走出国门,都反映出我国科技的巨大进步。正是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之下,中国未来的道路将越走越顺,越走越宽。
当下我国科技投入的产出质量和效率大幅改善,2018年,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.96万亿元,占GDP比重为2.18%。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418万人年,居世界第一。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,已接近世界创新型国家“第一方阵”的水平。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和工业体系,并在改革开放后,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,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,培养发展新动能,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总书记指出: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、把握发展自主权、改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,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,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当前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,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,更需要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,促进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基础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“越是经济困难,越要支持科技创新,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”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,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、造就人才的时代。新形势下,我们必须坚定信心,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努力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